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3.他们进一步说,他们能分辨出那些赤身露体的人有没有婚姻关系。他们展示了他们如何从这些人对婚姻的属灵概念分辨出这一点。这种概念被传给我,大意是:内层的相似性通过良善与真理,因而通过爱与信的联结形成。这种联结的流注向下流入产生婚姻之爱的身体。因为心智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种属世形像呈现在身体中;当两个人内心彼此相爱,并出于这爱渴望所愿所想和对方一样,以致他们的心智内层能同在并联结起来时,这便是婚姻之爱的形像。其心智的属灵情感就这样变成身体里的属世情感,并给自己披上婚姻之爱的感觉。其心智的属灵情感是对良善与真理及其结合的情感,因为心智或思维和意愿的一切事物都与真理并良善有关。他们还说,一个男人和数个妻子之间不可能有婚姻关系,因为发生在人们心智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只在两个配偶之间才有可能。
4559.“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表一个神圣属世层。这从“伯特利”的含义清楚可知,“伯特利”是指神性属世层(参看4089, 4539, 4556节)。但当被称为“伊勒伯特利”时,它不是指神性属世层,而是指一个神圣属世层;因为当主使祂的人身变成神性时,祂首先使它变成神圣。使它变成神性和使它变成神圣之间的区别在于,神性之物是耶和华自己,而神圣之物来自耶和华。前者是神性存在或神性本质,而后者是由此产生之物。当主荣耀祂自己时,祂使祂的人身也变成神性存在,或耶和华(2156, 2329, 2921, 3023, 3035节);但祂在使祂的人身变成神性之前,使这人身变成神圣。这就是主的人身荣耀的过程。这也是为何在本节,伯特利被称为“伊勒伯特利”,经上还在这个词后面加了一句“因为神在那里向他显现”,以解释“伊勒”的意思。在原文,“伊勒”表示“神”(God),但此处用的是复数形式的“神”(gods),因为就内义而言,复数形式的“神”(gods)表示神圣真理(4402节)。然而,在下文,它被简单地称为“伯特利”,因为经上说“雅各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35:15);然后经上又补充说“就是神和他说话的地方”,这一次“神”用的是单数。原文,“伯特利”是指“神的家或殿”;而“伊勒伯特利”是指“神的家或殿之神”。正因如此,“伊勒伯特利”表示神圣属世层,“伯特利”表示神性属世层。
10755.后来,传教士被带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尽管他不情愿,因为他还在想着他非常喜欢的那个女人,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他在前一个地方留下的一种影子还出现在那里。然后,他来到赤身的人那里。这些人看上去成双成对结伴而行。每一对都是丈夫和妻子,腰间裹着一层布,头上围着某种遮盖物。当传教士与他们在一起时,他被带入在世上想要传道时所处的那种状态。于是,他告诉他们,他想给他们传道,主题是“被钉十字架的主”。但他们说,他们不愿听这种话,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知道主活着。然后他又声称,他想传讲“活着的主”。但他们还是不肯听,说,他们在他的话里没有察觉到任何天上的事物,只察觉到地上的事物,因为他的话大多是为了他自己,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他们解释说,他们能从他说话的语气听出他的话是发自内心还是出自口唇;他因是这种人,所以什么也教不了他们。他闻言沉默了。他活在世时,曾充满激情,以至于能深深打动他的听众,使他们崇敬。但他所展现的这种激情是他人为获得的,因而来自自我和世界,而不是来自天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